<
国际教育在线|详情
明悦教育观|一所给教育做减法的学校长什么样?
来源:微信公众号:名校来了
发布时间:2024-01-24 14:41:33

  北京博雅明悦学校,一所“小而美”的学校,作为北京国际化学校中的一股“清流”,这所学校有怎样的教育观念呢?今天名校来了就为各位介绍一下。

  明悦已经建校10年了,这10年来博雅明悦学校一直在教育上坚持并实践着「少、慢、拙、难」的标准,对此我们骄傲、笃信。

  少、慢、拙、难是既有高度又有智慧的组合。在当下不断追求加法的教育生态下,明悦为什么选择「少、慢、拙、难」的教育?「少、慢、拙、难」意味着什么?这样的教育又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?

  上周的直播间里,王校分享了明悦的教育观,今天我们将分为两篇与大家分享,如果这样的教育观给你带来了启发,欢迎转发给更多的朋友。

▲王立勇

北京市博雅明悦学校创校校长

  关于明悦的「少、慢、拙、难」,我们今天先谈谈其中的“少”。

  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英文:Less is more——少就是多。这个概念并非来自教育领域,而是建筑领域,最早由德国的建筑师路德维希·密斯・凡・德・罗提出。他是包豪斯学校校长,是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。

  去过欧洲的朋友,比如意大利罗马、德国慕尼黑,都见过巴洛克建筑,它们复杂又奢华。我记得第一次去米兰大教堂时,整个人都震惊了,所有屋顶上面都有立着的柱子,柱子上有雕塑,极其华丽。

  在那个奢侈华丽的建筑时代,或者说人类在社会活动中变得越来越奢侈时,路德维希·密斯・凡・德・罗呼唤简洁,提出了“极简主义”,Less is more:少就是多

  建筑领域的极简主义,不只是简化了不该用的东西,它有一个自洽又复杂的理论。我们可以到网上查查密斯的建筑,设计风格简洁通透,特别重视功能性、结构性和流动性、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。极简主义更像是一种反思,对建筑的功能性反思,让我们的回归到本质思考:建筑本身的作用到底是什么

  文化和教育亦是如此。

  大家都知道熵增理论,宇宙不断向一个最大化的方向发展,知识也一样,不断膨胀。我们已经堆砌了太多的知识、太多的学科、太多的方法,使得知识在一百多年的普及过程中,孩子已经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把知识学完整,他们要么在考试要么在去考试的路上,要么做习题要么在去买习题的路上。

  这两年博雅明悦的教育在做双减。有些家长说作业减了,学习内容也减了,但考试没减,怎么办?还有一些家长说学校一刀切全都剪了,该学的东西也不学了。很多声音在社会上弥漫。教育者们也都在思考:我们要减什么?如何甄别和取舍,这并不是不容易的一个选择,尤其是在教育上。

  少就是多,教育上的少,其实是对教育的反省、甄别和取舍。明悦成立之初,康健校长就带着我们几个创始校长讨论: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、教育功能到底是什么、教育目标到底是什么。对于明悦来说,少不是简化、去掉、不学,而是接近教育的真相,留下那些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成人成材的部分。

  明悦不追求知识上的多,不让孩子成为答题工具、记忆U盘,知识不是教育的目标,知识是教育的素材,我们让孩子通过知识来习得思维模式和真实能力,让孩子能学有所用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,拥有幸福人生,这就是明悦追求的“少就是多”。

  那么,明悦在教育上具体关注什么、又是如何取舍和实践的呢?

  01、最不能舍的是身心健康

  我们有最少的近视率、肥胖率

  第一重要的、最不能减的就是孩子的身心健康,也就是生命的基础。

  明悦有心灵课程,孩子每天中午会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学习静心,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认识自己的情绪、处理自己的情绪,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。

  明悦还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运动。在个别学校仍占用体育课时间的情况下,明悦保证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,每天还有30分钟的大课间,孩子可以选择自由运动。每周还有一次外出时间,带着孩子们去户外。

  身心健康换来的是什么?这一点值得我们骄傲,明悦有非常低的近视眼率和肥胖率,以及几乎为零的心理健康问题。孩子们都很阳光,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在太阳底下,他们更活跃更积极。

  02、以中国文化为核心让孩子成为有根的人

  有一些双语学校,孩子的英文水平很高,高到可以直接用英文写作,但中文却说不好。而明悦从建校之初就决定做一所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学校。

  王立勇校长曾介绍:“我是工科学校毕业的,之后在大学工作过,又在外企工作了将近20年。我看到很多顶尖大学花了多年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,选择出国就不再回来了。留在国外生活、工作也很正常,但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对中国自己的文化有大量的批判、怨气,甚至彻底的隔绝,让人痛心和遗憾。”

  教育不是知识,教育的底层其实是文化。我们如何能在各种文化冲撞中、在麦当劳可乐、好莱坞电影涌进来时,能够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——既能拥有非常好的自省能力,又能知道我们是谁、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智慧、尤其是心灵精神上的遗产是什么——这些尤为重要

  所以明悦在校本课程设计之初,就决定用中国文化构建孩子最底层的根基。

  中国文化庞杂丰富,我们以儒释道是核心。儒释道也涉及非常多的内容,包括经史子集、文史哲、工医兵武。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、也不需要花那么多的力气学习无尽的知识。庄子说“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”。知识是学不完了,以知识作为素材培养孩子的思维和能力,是我们着重发力的地方。

  所以,明悦在以儒释道为文化核心的基础上,从核心中找了最核心的经典。比如,四书五经全部都是儒家经典,我们只为小学部的孩子选择了《论语》。道家的经典有《道德经》、《南华经》、庄子、列子,还有易经、兵法,我们选择回到原点,读《老子》。儒家道家各选了一部经典给孩子们,不去揪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,带领孩子直奔文化的根。

  在授课方式上,博雅明悦采用主题式授课。古人曾说:“仰观天,俯察地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”,意思是我们要从身边的事情出发,用由近及远的方式去认识世界。

  从身边不动的植物、观察天气开始,到能跑能跳的动物与生态物种,过渡到我们的传统生活、再过渡到跟我们联系最紧的丝绸之路国家,由近及远慢慢地认识,按照他们的生活方式、衣食住行,去看不同民族的形态和文化,最后讲的是宇宙与人体,回归到我们自己。

  有了教学的主题之后,我们认识多少字,用什么样的经典,精读书目跟泛读书目,语言表达与写作表达,都围绕核心进行更精准的构建。

  03语文 3.0 版不学拼音先学字

  大家都在讲语文学习远远不够,只学语文课本,不足以应对高考,所以社会上出来了语文2.0版叫“大语文”,强调广泛阅读、整本书阅读、强化写作。 而博雅明悦实践的更像是语文3.0版,大文化的语文学习。即在大阅读的基础上,有文化纵深的涉猎,写作上强调自由写作、文化写作。

  除了大纲要求的字、词句、语法、修辞等等基础知识,我们做了大量的阅读,有四书五经、四大名著,也有绘本和现代文学名著,并且,所有年级的学生每周都要写作,低年级可以画画的方式“写”,通过写不断磨练自己的语言能力,表达自己的思想。更重要的是,我们通过语文的学习,帮助孩子们构建文化的底蕴。中国在世界上已经拥有了不容忽视的经济地位,需要提升的是我们的文化自信、民族自信。而自信来自于对文化的了解和学习。

  这看起来越学越多了?还是要回到“少”。我们在语文教学结构上,做了一个非常精巧的设计:叫「字文语行」——涵盖听说读写、字词句章、现代古代汉语、诗词歌赋以及修辞等诸多知识结构。

   “字”——就是真的回到字本身,看一个字是如何来的。汉字非常精细、非常具有逻辑,一种类型的字,通常跟某一东西有关,长得很像,但字与字之间也有微妙的差别,都是在造字结构上体现出来的,所以“字”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,它体现的中国造字思想,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哲学思想。

▲明悦研发的字源扑克

  “文”——文以载道,行有余则学文。甄选出好的文章给孩子们真正的滋养和熏陶。 “语”——很多在外企工作过或者在国外生活过的人都有感受,中国人在表达这件事情,要么羞涩要么直达要点的能力有待提高,因为我们的训练太少了。一个班级40个人,一个人说一分钟这一堂课就过了。只有小班制或者有精细语文设计的学校,才能有机会真正磨练孩子的“语”。 而且,这个“语”不仅仅是口语、写作跟表达,还有“倾听”。中国家庭并不重视倾听,让孩子复述你听到了什么、指令是什么,很多孩子说不清,因为他没有有效倾听。有效倾听是我们在“语”上最大的训练,在明悦的课堂上,我们会不断让孩子练习精炼地表达你听到了什么,这种能力未来无论在中文还是英文学习中都会发生作用,具备了这种能力,孩子甚至能胜任公共演讲辩论、主持人。

  最后就是“行”——也就是说能够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真实生活中。我们不仅有外出、游学,我们还有大量的动手课程,在生活当中落实他们所学。

  04、不大量刷题而是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

 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,很多人对数学的第一印象是“刷题”和“人人学奥数”的畸变现象。在明悦,数学的少,是不消耗大量时间去刷题,而是培养从具象到抽象、并应用于实践当中的受益一生的底层思维。

  讲一个让我触动的工作经历。我在戴尔工作期间,真的是跟一群最聪明的人一起工作,我的商业伙伴,有斯坦福毕业的数学博士,有台大、北大的毕业生。有一次我们的工作是去测算坐席,听起来可能很简单,但需要反反复复去找数学模型,预估可能出现的技术、产品问题等一系列干扰因素,花费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才做出一个排期。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,有些人给他一道题,他能算得非常好,但要让他从模糊不清的条件中得出某一结论他就做不出来了,为什么?就是因为小学时,我们在构建数学能力时,更多的是在构建技术能力、计算能力,所以我们的孩子算得快、准确率高,但我们忘了数学其实是对具象世界的抽象能力、并把抽象思维再应用到具象世界的能力

  明悦如何做呢?小学阶段,我们不会让孩子大量做题,而是帮助孩子们构建直观感受,收集到足够多的具象直观感受后,才能转化为抽象思维。我们让孩子在各种空间去玩去走去摸,学角的度数时,老师留的作业是回到家里去找你们家到底有什么角,都在哪里;还加入了扑克牌游戏、棋类活动和魔方等辅助孩子理解……

  到了小学中高阶段出现了符号xyz、几何图形开始去建模,到了中学要做各种的归纳演绎,从数到代数到几何到空间立体几何、解析几何,这一系列的数学发展,更底层的其实还是小学打的基础。

  05如何解决问题才是未来学习科学的方向

  还有科学课。未来的科学,无论物理化学生物,都不会只考计算题了,大量实验和大量实验设计将成为未来考试的重点。比如,在某一个特定的环境下,我们要解决一个什么样的问题,你如何去设计实验?这是未来很重要的转变。 那么如何真正帮助孩子构建他的学术能力?科学发展观、对科学家的研究不可缺少,明悦很重视关于科学的阅读以及动手实验,这也是一种“少”——不再在诸多公式和计算之中反复求证,而是在科学格局和动手解决问题上下小功夫。

  以上是「少、慢、拙、难」中的“少”。下期我们会分享「慢、拙、难」。

结束
①特别声明:本站点注明为"原创"的文章,版权均属国际教育在线所有,未经书面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;
②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未注明“原创”的文章,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,联系邮箱:85861739@qq.com
预约看校    在线报名
欲报从速 抢占学位
请选择在读年级